学术科研

THIS NAME

学术科研

首页 >> 学术科研 >> 正文

邵阳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实施方案

发布日期:2025-09-08    作者:刘桂艳     来源:     点击:

邵阳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大中小思政一体化建设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论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推进学校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提高思政育人实效,结合学校具体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严格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及学生成长规律,打破学段间的壁垒,实现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为重要契机,整合各方优质资源,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提升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着力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以及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组织机构

建立由学校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各部门通力协作、马克思主义学院具体实施,各学段学校协同参与的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协同联动机制成立大中小思政一体化建设系列活动领导小组,具体组成如下:

 长:欧阳学、李梦奇

常务副组长:刘淑芳

副组长:李  鑫、隆友喜、贺珊刚、邓  力、王周钦、王思夏

 员:刘桂艳、田朝阳、彭  娟、肖  超、曾  明、石炳曙、刘  伟、周慧琴、陈孟祥、阳征红、钟  澜、张泷浈

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工作,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三、 主要目标

构建一体化内容体系:形成与中小学阶段有机衔接、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的大学阶段思政课教学内容模块,避免简单重复,实现有效深化和拓展。

健全一体化工作机制:建立校内统筹协调、与中小学常态化沟通联动的一体化建设工作机制,形成育人合力。

打造一体化师资队伍:提升思政课教师对一体化建设的认识和教学能力,推动与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的交流研讨与集体备课。

建设一体化资源平台:开发和共享一批适用于一体化建设的教学案例、实践基地、数字化资源等。

提升育人整体实效:显著增强校思政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学生的获得感明显提升,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更加健全,立德树人成效更加凸显。

四、 重点任务与举措

(一)内容体系衔接工程

开展学情调研与内容对标组织思政课教师深入研究中小学思政课课程标准与教材内容,了解新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思想基础。明确大学阶段思政课的教学起点和深化重点。

优化课程内容设计:在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基础上,重点围绕理论武装、价值引领、职业素养培育等方面,设计具有大学深度和职业教育广度的教学内容。突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特别是与行业、企业、职业相关的案例融入。

二)教学改革协同工程

推广一体化集体备课:定期组织校内思政课教师集体备课。积极探索与本地优质中小学建立集体备课机制,共同研讨教学重点难点、衔接策略与方法。

探索一体化教学研讨与观摩:举办或参与一体化教学研讨会、教学展示活动。组织教师到中小学听课观摩,邀请中小学教师来校交流,增进相互了解。

创新教学方法:针对大学生特点,广泛采用案例式、探究式、体验式、互动式等教学方法。推动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深度融合,建设在线课程、虚拟仿真体验项目等。

强化实践教学衔接:设计贯通大中小学的实践教学主题(如爱国主义教育、传统文化传承、志愿服务等),共享实践教学基地。大学阶段侧重深化社会调查、专业实习与社会服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三)师资队伍共建工程

提升教师一体化意识与能力:将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要求纳入思政课教师培训体系,通过专题培训、学术会议等形式,提升教师对一体化建设的理解和执行能力。

建立教师交流机制:探索与中小学互派教师进行观摩、送课,促进相互学习。

组建一体化教研团队:联合中小学优秀教师,组建跨学段思政课教学研究团队,共同申报教研课题,开展一体化教学研究。

(四)资源平台共享工程

建设教学资源库:汇集整理各学段优秀教案、课件、视频、案例等资源,建立面向一体化建设的共享资源库。

共享实践基地:充分利用我校现有的实训基地、校企合作单位以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有选择地向中小学生开放,同时积极利用中小学的实践基地资源。

搭建信息交流平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搭建与合作中小学的线上交流平台,便于信息沟通、资源共享和远程教研。

五)评价激励引导工程

完善评价机制:研究制定符合一体化建设要求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将参与一体化建设的情况纳入思政课教师考核评价体系。

建立激励机制:对在一体化建设中表现突出的教师、团队以及在跨学段教研中取得的成果给予表彰和奖励。

五、实施步骤

(一)启动阶段(2025.8—2025.9)

1.开展调研,了解区域内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小学阶段主要通过讲述故事,引导学生理解道理;中职阶段则通过参与活动,体验思政课的深刻内涵;大学阶段则侧重于探索与思辨,以实现学生能力的全面提升。为制定实施方案提供依据。

2.成立思政大中小一体化建设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明确职责分工。

3.制定并发布思政大中小一体化建设实施方案,明确建设目标、主要任务和实施步骤。

(二)推进阶段(2025.9-长期)

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逐步推进各项任务的落实

1.与合作学校沟通协调,签订“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合作协议;

2.开展集体备课,同上一堂思政课,即依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精心设计贯穿大中小学的教学主题

3.依托集体备课成果,组织优秀思政教师前往合作学校开展示范课推送活动;

4.邀请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领域的专家莅临我校,为三校思政课教师举办专题学术讲座

5.组织思政教师赴合作学校进行座谈与观摩交流;

6.组织优秀大学生代表赴合作学校讲“思政课”;

7.组织合作学校的部分优秀学生来校参与实践活动:非遗传承项目(蓝印花布与甲胄)。

(三)阶段性总结

1.全面总结思政大中小一体化建设工作的经验和成果,形成总结报告。

2.整理和汇编一体化建设过程中产生的优质教学资源、教学案例、研究成果等。

3.召开总结大会,对在一体化建设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

4.建立长效机制,持续推进思政大中小一体化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

六、保障措施

(一)加大经费投入

学院设立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专项经费,用于支持联盟建设、师资培训、课程开发、资源建设、实践基地建设、教学研究等工作。同时,积极争取上级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支持,拓宽经费来源渠道,保障一体化建设工作的经费需求。

(二)强化监督评估

将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工作纳入学校年度工作要点和部门考核,定期对工作进展和成效进行督导评估,及时总结经验,解决存在问题。

(三)营造良好氛围

加强对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重要意义和成果成效的宣传,凝聚共识,在校内形成关心支持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良好氛围。

本方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各相关部门应根据职责制定具体落实细则,确保方案内容落地见效。

邵阳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5年8月30日